望禾:关于青海的诗

发布时间:2025-10-1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昆仑玉


只能借一颗石头阅读群山

石头内部,玉质的创口,收集着

落在昆仑的,云的颜色,雪的质地

神的言语


在群山面前,交出

一生的创口

此刻,诸神只能借由我

阅读茫茫众生——


那些生活反复撞击断裂的部分

如何

在漫长的挤压与心底的岩浆之间

成为,体内的玉石



玉虚峰下


藏羚角尖托举阳光

一粒青稞反射瓦蓝


谁擦去写在天空的诗行

让一只想象的鹰飞过


谁就能手握山门的钥匙

将万物渡入茫茫的白


并非我找到昆仑,神的叙事里

昆仑穿过戈壁,裸石


在命定的夏季

绕过喧哗众人,与我对视


将内心不肯后退的雪线

一一认领



察尔汗


多少人走入察尔汗

这块昆仑环抱的绿宝石

就有多少切面

无数细小的悲欢,形成

复杂的折射

神偏爱每一处伤口的微光

多少人将内心的盐粒

搬运至此

绿度母就多少次从这里起身

越过茫茫戈壁,赶往

每一处

泪水里的微小盐湖

海西顺叙

无边的绿,像心底生出的苔藓

在察尔汗俯身,照见自我

一个人与一粒青盐,有着同样的

辽阔与微小

行至野牛沟,被群峰环抱

细小的野花纷纷找到我

一个人和一座山,有着

同样的深渊与陡峭

在瑶池留下相片,天空一视同仁地

落在每一个小小的镜面

借由湖泊、瞳孔与杯子,海拔四千三百米的云

将自己搬运到它们的来处

归途更为缓慢,戈壁绵延

一群羚羊和一株红柳

写下悔愧与怀抱恨意的人,同为

造物的工笔,天地的赤子

祁连独语

先是黄昏,日落,火烧云

然后是沉沉的暮色

月亮升起时,我想到了你

并未注意月亮的圆缺

此刻天地间,只有我独行

几重秋山之外

茫茫的祁连草原啊

云霭低垂,草木不语

一座山如何走向一座山

一棵树如何靠近一棵树

随着脚下星球转动的一切

远隔山海

远山披雪,我披月光

在祁连草原,诸神环抱的梦里

或许,有足够漫长的时间

将每一株燕麦与青稞,一一辨认

确认

用落叶确认秋天

用想象,确认卓尔山上

一朵云的形状

用漫长失眠

确认一个人走入内心

用更漫长的沉默,确认告别

用渴望,确认自我缺失的部分

用最幽冷的低谷,确认

生命的张力

而无法确认的一切,构成我们

它们拥有轻盈的翅膀

不被理性轻易捕捉

路过德令哈

需要一个这样的地方——

土地裸露,戈壁腾出自身

世间才有更多的位置,安放黄昏,大风

如柠条的诗句根系

需要一块画布,空白,巨大

但并不需要精细的质地

路过德令哈的人,才能在无边的生活之外

安放各自的,雨水与苍茫

我是一小片沾满盐粒的茶卡

想象一片盐湖,就已沾上

它的盐分

我容易耽溺于一些

反复虚构的美

想象天光种种,落在湖面

想象星群坠入,青盐闪烁

始终没去过的茶卡

成为内心,最动人的盐湖

还是不要去茶卡了,像不要去接近

一个想象之中的人

如果金阁倒塌,如果,爱着脆弱花朵的人

并不爱着,泥土里磐错的根系

于是我总是带着想象,去趟过

那些没有花朵的日子

在愈发平淡的生活里,我成为一小片

沾满盐粒的茶卡

翡翠湖

我迷恋那些,藏匿着神祇的事物

——黄昏的青稞地

戈壁深处的翡翠湖

沉默如绿度母的盐池

万物俯视自身时,是否

又有一朵年少的水仙溺亡

大风日夜切割,大柴旦怀中的宝石

一切受伤的事物,都折射着

神性的光泽

察尔汗写意

走入一片湖,就已允许它

走入生命

允许一片湖走入生命,就要允许

它带走,自我的某些部分

每次路过,这片湖,都呈现不同颜色

有时湛蓝,有时碧绿,有时就是水洼的颜色

浓度不同的氯化钠,形成复杂的

反射与折射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湖泊

走在,生活的茫茫戈壁

内心的盐分,折射出

不同深浅的蓝绿

但天光会平等地,不加评估地

投影在每个,或深或浅,或蓝或绿

或者只是小水坑的

一个人的湖泊



作者简介:望禾,本名王静,九零后,青海海东人,中国诗歌学会、青海省作家协会会员,青海师范大学天风文学社指导教师。作品见于《扬子江》《延河》《诗潮》《绿风》《特区文学》《青海湖》等刊物。部分作品收入《峨日朵雪峰之侧》等选集,合著诗集《低语的埙声》,主编出版诗歌评论集《湟水谷地:不断返回的原乡》,获首届青海青年诗人创作奖,中国诗歌学会2022年度优秀会员,《现代青年》杂志2019年年度新锐诗人。



          顾问:高  兰    

          指导:刘大伟     王  静

          名誉社长:罗茂林

          社长:王天骄

          供稿:望 禾

          排版:赵媛玲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