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贺左克厚老师新作《论语句读》出版。作为左老师的老同事,老朋友,在左老师学术研究方向转换的重要关节处,我非常有幸地成为了见证人。近30年前,当时的青海师范大学与青海教育学院合并,左老师此前在教院,以及在两校合并后组成的新的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讲授美学,他的学术关注点和兴趣点集中在西方古典哲学和西方美学领域,康德的《判断力批判》贯穿在他的“美学”课堂之中,是其课程讲授中举足轻重的理论资源。进入21世纪的那一个年头,我和左老师一起到北京大学访学。我们租住在北大西门外的民居,一所不规则院落中的一间平房,条件简陋,房间的格局类乎当年的单位招待所,一张书桌,两边是两张单人床,躺下去木制床板会吱吱扭扭发出声响。那一年的空闲时间,我们就在陋室书桌两端的木板床上,或坐或卧随性聊天,天马行空,话题广泛。有一天,左老师说到了他的一个想法,计划给中小学生系统地讲解几部国学典籍,自己也想在中国传统文化研究方面下一点功夫。对此我并未太多在意,觉得不过是闲聊时灵光乍现的一个想法,不一定具体实施的。因为那时日后风生水起的国学热尚未到来,学界、思想界大多沿袭上世纪80、90年代的惯性,援引西方理论或海外中国学的研究成果解读中国的历史,思考中国的现实问题,从源头上梳理中国传统文化,解读传统经典被视作专门的学问,而少有人会想到在年轻人中间传播国学,以此唤起对一个悠久文化传统的敬仰和热爱。在当时的语境中,左老师的想法确实是超前的,也因此觉得不过是说说而已。但是没想到,他从北京回到西宁之后就着手创办了西宁经典导读中心,给中小学生讲解《论语》等传统文化经典并产生了广泛影响,此后又创办了有源书院,提倡系统的而非碎片化地研习国学经典,向社会公众传播传统文化。与此同时,左老师著书立说,用“通讲”“句读”的方式阐释儒、道原典,出版了《孟子通讲》《大学中庸通讲》《老子句读》《逍遥游齐物论句读》等著作。左老师的确是将20年前坐在木板床上似乎不经意间产生的念头,切切实实地转化为了实际行动,并且完成了学术转向,塑造了他传统国学阐释者的形象。今天,左老师又推出了《论语句读》,这是继多年前的《论语旧注今读》之后,再读经典,是将新的认知体悟与自我的生命体验融合而诉诸于文字的一本著作,是他经年累月研读《论语》的一本结晶性的,集大成之作。作为左老师学术旨趣转移的见证者,怎能不为他获得的新成就感到由衷的欣喜?!
《论语》作为产生于两千多年前,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人格、情感塑造的无与伦比的儒学经典,在漫长的传承和研读的过程中,各家各派的释义、注疏、阐释可谓汗牛充栋,许多著述本身也已成为经典。张宝明先生为《论语句读》所作的“序言”中罗列了一些现代人研究《论语》的研究成果,都是学界名流颇具影响力的著作。那么在这林林总总的著作中,左老师的这本书又有什么样的价值呢?它的意义何在?这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以我的粗浅阅读的认识,觉得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我想说的最后一句话是,《论语句读》贯穿的一个重要观念,或者说是一种精神骨骼,就是这本书是为时而作的,是立足于服务现实的文化建设和思想建设而写的一本书,目的不是要去复原一种思想原貌,而是要力图进入到社会实践,引导读者思考现实问题,关怀现实人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研究国学的左老师从来就不是一个蜗居书宅中的人,而是一个行动的人,一个勇于践行的人。他一直走在路上。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