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叔湘:《笔记文选读》之《世说新语》二则

发布时间:2024-10-1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吕叔湘先生选辑《笔记文选读》一书的初衷是为了给初学文言的青年寻找阅读的资料。由于笔记文风格质朴自然,学习起来较为容易,吕叔湘先生希望笔记文在题材和文字两个方面起到补充和矫正当时国文教科书种种不足的作用。

《笔记文选读》共收九种笔记文,选录近百则,其中搜神志异及传奇小说之类不录,证经考史及诗话文评之类也不录。每篇之后附有注解,另附讨论,以引起读者的经历见闻与所读文字相印证,帮助读者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以下两则选自《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期的一部志人小说集,由临川王刘义庆组织一批文人编写,又名《世说》。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分为“德行” “言语” 等三十六类,每类有若干则故事,每则文字长短不一,多则百余字,少则十余字,以精炼的文字记录了传神的一代人物和百年风尚,对后世轶闻琐语之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木犹如此

桓公北征,经金城,见为前琅邪时种柳,皆已十围。慨然曰:“木犹如此,人何以堪?”攀枝执条,泫然流泪。


[注解]

【1】桓公:桓温。

【2】北征:桓温北征,前后三次,此处当是指太和四年(公元369)伐燕的一次。上距温为琅邪内史时几三十年矣。

【3】金城:地名,当时属丹阳郡江乘县,地当京口(镇江)与丹阳(南京,东晋国都)通道。

【4】琅邪:桓温于咸康七年(公元341)为琅邪国内史,出镇金城。琅邪封国本在今山东省,东晋时其地久已沦陷,成帝于丹阳江乘县别立南琅邪。

【5】十围:古时计圆形物之周之长多言“围”。旧有两说:或两手相合(两拇指相接,两食指相接)为一围,或以合抱为一围,以合手义为较近事实。十围之树,径约三尺,柳树能径三尺而不朽败者甚少。


[讨论]

你在历史课中读过关于桓温的事迹否?和曹操比较如何?桓温在东晋是个极重要的人物。从本篇所记,可知他也是个富于感情的人。《世说新语》中关于桓温的故事甚多。

祖财阮屐

祖士少好财,阮遥集好屐,并恒自经营。同是一累,而未判其得失。人有诣祖,见料视财物;客至,屏当未尽,馀两小麓箸背后,倾身障之,意未能平。或有诣阮,见自吹火蜡屐;因叹曰:“未知一生当箸几量屐?”神色闲畅。于是胜负始分。

[注解]

【1】祖士少:祖约。

【2】阮遥集:阮孚。

【3】得失:高下。

【4】料视:检点,料理。

【5】屏当:料理,收拾。今多作摒挡。

【6】箸:①于,在。②穿(衣履)。两义今皆作“著”,更简作“着”。

【7】倾身:侧身。

【8】意未能平:有点慌张。

【9】吹火蜡屐:屐欲其滑润,故以蜡涂之。

【10】几量:他处引作“几两”,“两”字是。古人屐履之属称“两”,犹后世之称“双”。又作“緉”。

[讨论]

(1)“何谓累”?好财、好屐何以是“累”?如何便非“累”?

(2)魏晋间人崇尚率真、旷达,不为外物所累,不为世誉所牵。所以好财好屐这两种嗜好,不从他们的本身去判别高下,却从嗜好者处之泰然与否来判别。这种做人的态度,你觉得怎么样?

作者简介

吕叔湘(1904年12月24日—1998年4月9日),江苏丹阳人,著名语言学家、语文教育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首任会长等。合编有《现代汉语词典》,著有《中国文法要略》《汉语语法分析问题》《近代汉语指代词》《语文常谈》等,辑有《吕叔湘文集》《吕叔湘全集》等,被称为我国现代汉语研究事业的奠基人。吕叔湘先生毕生从事语言教学和语言研究,研究重点是汉语语法,其研究理论在汉语语法体系建设以及理论和方法上都具有开创意义,成为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最有影响的重要成果。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