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讲座回顾|有源书院第118次会讲

发布时间:2022-03-09文章来源:有源书院 浏览次数:

讲座回顾|有源书院第118次会讲

2022年3月6日上午9点,有源书院第118次活动在西宁市万方城举行。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朱宏才教授,会讲的主题是“浅谈传统孝道”。

朱宏才青海省委党校社会与文史教研部教授;个人学术兴趣为中国法律史、传统文化、中国近代史。

今天的会讲主要从中国传统的民族美德——孝道出发,朱宏才教授围绕着“孝”的问题从五个方面为书友们进行论述,以“郭巨埋儿”的故事为例,向奔波于在现代快节奏生活中的书友们阐释传统孝道的重要性。

一、孝道的基础:身体的完整性

《孝经》中说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岂敢毁伤?”中国人的内在精神核心反对自杀的。俗话说“好死不如赖活着”,由于个体在整个大社会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承担着各种责任,导致中国人连自杀的资格都没有。当然,除此之外,这其中也体现了中国人对于生命的尊重和敬畏。

中国刑罚中潜藏着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对肢体的惩罚基本上都包含了对于孝道的惩罚。例如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时的刑罚之一:髡刑。这种刑罚主要是剃掉人的鬓角,惩罚程度对于受罚者来说看似非常轻微,但更重要的是它惩罚了受罚者的父母。髨刑的内在逻辑是在指责父母对子女的教导不够到位。这是对中国传统孝道的捍卫,客观上促成了中国人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民族性格。

二、孝道的表现:心中有爱

《论语》中有“子游问孝”的故事:子游认为“皆能有养”就是孝,而孔子对此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孔子强调心中有敬、心中有爱才算是孝。子夏认为帮父母干活,给予父母以物质上的富足无忧就是孝的表现。但孔子却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显然,孔子否认此种行为是孝的表现,还是在强调在孝敬父母时要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也就是说对待父母要做到心中有敬。

三、孝道的原则:理性精神

孝道的理性精神在《孝经》中体现地最为明显。

例如曾参认为孝就是“若夫从父之命,是为孝乎?”孔子听完却勃然大怒:“是何言欤?是何言欤?昔者,天子有争臣七人,虽无道,不失天下。父有争子,不陷于不义。”孔子在此处强调的是“诤”,这是理性精神在孝道中的体现。

又如《弟子规》“父有过,谏始更;怡吾色,柔吾声。”也是重视孝道的理性精神的重要性,强调孝不是愚孝、不是一味地顺从。对于父母之过,要予以柔声柔色式劝谏。

四、孝道的运用:执着性与灵活性

对父母尽孝是中国人的基本素养。

“亲爱我,孝何难;亲恶我,孝方贤。”不管自己的父母对自己如何,作为子女的我们都要去尽心尽力地赡养父母,这体现了孝道的执着性。当然此种执着性不是要盲目地顺从自己的父母。这种“顺”反而是要不得的。

如上文所说,“曲义阿父,陷父不义”,听从父母的所有要求容易失去自我,反而会将父母推入不义之境。这也导致了孝道具有另一种特性——灵活性。孔子听到曾参误耕一事,对尽孝做出了这样的阐释:“大杖则走,小杖则受”。强调在孝敬父母的时候要学会灵活应变,不能无条件地满足父母的所有要求,一旦超出了伦理的边界,我们也是需要保持一种灵活应变的能力。

五、孝道的问题:单向性、极端性、无所不包性

中国的传统孝道具有一种单向性,具体表现在“子事父”、“晚事长”等单向奉献。“孝”字最早见于商代,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这看起来似乎只强调晚辈对长辈的付出,而忽略了长辈对晚辈的态度。

正是因为孝道表现出的上述的这种单向性,导致了一种标准失衡的状态,进而使孝道在天平的某一头越走越远,最终含有了一种极端性质。当孝道成为统治者手中的某种政治工具时,它也就失去了其原有的价值,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某种意识形态工具,仅仅沦为一种束缚人们思想,禁锢人们行动的枷锁而已了。

此外,孝道也有一种无所不包性。例如“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从天地人这三个角度来看,几乎囊括了古代中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孝道犹如天上日月星辰的运行,地上万物的自然生长,天经地义,是人民本有的自然的行为。

在短短的三个小时内,朱宏才教授运用各种经典示例向书友们详细地阐释了“何为传统之孝道”,各位书友都受益颇深。最后,全体书友向朱教授行拱手礼,有源书院第118次会讲活动圆满结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