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有源书院第114次活动

发布时间:2021-12-22文章来源:有源书院 浏览次数:

2021年12月19日上午九点,有源书院第114次活动在西宁市万方城举行,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青海师范大学的左克厚教授,会讲的主题是“《论语》精讲”。

左克厚安徽枞阳人,现任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老子学院主讲教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教授,研究生导师。青海省首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今天的会讲承接上次的内容,左教授又继续为书友讲解《宪问篇•第十四》:

一、传奇的理性化解释

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子曰:“其然?岂其然乎?

世人皆传,“公孙文子他老人家不言语,不笑,对外界无所取”这三个不同寻常的特征。但公孙贾向孔子解释道,这一传闻是不对的,是经过艺术化加工的。虽然有一点事实的影子,但是却因众口相传,而逐渐背离事实。这其中就体现了传播学的一个特质:事实因传播或文字而变样。这是因为人都有一种心理习惯:丑化坏事,美化好事,是原本朴实无华的事实带有一定的传奇色彩,以吸引听话人的注意力。

其实公孙文子的“不言”是由于他在恰当的时候说了恰当的话,相对于常人所说的那种枯燥乏味亦或是不合时宜的话语来说,人们对于公孙文子的“彬彬之言”就不会感到厌烦,因此才会觉得公孙文子“不言”。普通人多认为重要的事情要不断强调,以表明自己对其的重视程度,然而,他们却忘记了言多必失,物极必反。说的越多,暴露的缺点就越多,越没有信服力。

由此可知,公孙文子的“不笑”“不取”也是夸张式的表述,并非真的“不笑”、“不取”,而是他的笑是发自内心的的笑,他的“取”是符合道义的“取”。自先秦始,人们就开始意识到要用理性的思维去解释事实。所以,在此我们也要对公孙文子的传奇故事进行理性的考证求实,而非一味地听之信之,继而也成为不实消息的传播者。二、孔子反对“智慧”

子曰:“臧武仲以防求为后于鲁,虽曰不要君,吾不信也。”

孔子对臧武仲的智慧持否定态度,他认为臧武仲虽然在表面上并没有明确胁迫鲁国国君,而是以“请求”的名义去求取爵位,但是由于“防”(地处齐、鲁两国的交界处)的地理位置特殊,所以使这个看似正当的要求有了一种胁迫的意味。众所周知,“胁迫”需要资本,而臧武仲的智慧之处在于他并不明说自己的资格,而是戴上了谦逊的面具来为后人“请求”官位。这种“智慧”在孔子看来是不正当的,是小人之为,是偷奸耍滑的“小聪明”,因此孔子反对这种“智慧”。

三、评价人物

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子路曰:“桓公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自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袵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按照普遍的价值观来看,管仲并未随主人赴死的行为被视为不忠,子路、子贡都认为管仲没有达到仁的标准。管仲非但没有自我了解,更是转而去扶持前主人的敌人,这明显体现了管仲其人的私德是有问题的。但是孔子却不这么认为,他认可管仲的功绩。

在管仲身上,孔子强调效果伦理学。他认为管仲私德上的错误与其在政治上的功业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从动机伦理学的角度来看,管仲仅仅是没有尽忠而已;从效果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尽管管仲背弃了公子纠,但是却安定了天下,推动了历史发展进程,加快了民族文化的前进步伐,贡献何其之大哉!二者相比较而言,“动机”的危害之小也哉,“效果”的影响之大也哉。

人们之所以对管仲失望,是因为他们站在动机伦理学的角度来看待问题,认为“仁义之人”是不能有瑕疵的,他们是世人心中象征着标准的天平,他们是神,而作为一个“神”,又怎么可以犯下常人才会犯的错误呢?孔子不满于这种僵化的思维,而以冷静客观的方式来评价管仲,提出了新的品评人物的标准。

四、孔子的人才观

公叔文子之臣大夫僎与文子同升诸公。子闻之,曰:“可以为‘文’矣。”

公叔文子的大夫僎经由其推荐而晋升为公叔文子的同级。首先,这体现了公叔文子知人善任,了解部下的能力;其次,公叔文子打破了森严的尊卑等级,克服了自己的心理障碍。所以孔子特别表扬了这种做法。实际上,孔子的肯定带有一种引导性,引导别人学习公叔文子的这种毫无保留的推荐人才的行为。现今中国经济社会变革深刻,公叔文子推荐人才的方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依靠有德行的人去推荐有德行的人。所以就需要一种新的人才发现机制,依靠市场这双“无形的手”来进行人才调控,使得每个人都是人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五、成败与道

子言卫灵公之无道也,康子曰:“夫如是,奚而不丧?”孔子曰:“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夫如是,奚其丧?”

日常生活中,人们多以成败论英雄,几乎将“无道”等同于“失败”,这种成败观极具功利性,“成者为王,败者为寇”几乎成了定论。甚至于成功者被奉为座上宾,广受世人追捧,唯命是从;失败者则被视为过街老鼠,或冷眼旁观,或人人喊打。这样一来,那些失败者就会被一步步逼入绝境。此时,他们开始孤注一掷地进行反抗,社会开始动荡不断。古来帝王开疆扩土,大兴土木,踏着平民百姓的血肉身躯一步步登上顶峰。而世人却只会看到前半部分的丰功伟绩,兴奋地为他们的成功而鼓掌。但若,真的以功名利禄来衡量人的成功与否,将成败视为得道有无,那么像孔子这样只做了几年小官的人岂非“失败者”?老庄等隐士岂非“无道者”?如此,便贻笑大方了。因此,我们需要分开“成功”与“道”的必然联系,以辩证的思维去看问题,掌握全局观,学会变通。要知道,成功者也会“无道”,失败者也会“有道”,万物发展变化,不能一概而论。

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左教授向我们详细地阐释了《论语•宪问篇》中的深刻思想,各位书友都受益颇深。最后,全体书友向左教授行拱手礼,有源书院第114次会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