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曾料到,天风文学社与刚察的缘分远未就此结束。时隔整整一年,2025年8月27日,天风人再次踏上了前往刚察采风的旅途。与上一次不同的是,此次采风由大伟老师亲自带队,大伟老师是天风的指导老师,为人谦虚和善,我在天风的好多想法都获得了他的支持。此次活动还邀请到了李玲珑、米海萍与许光烈三位老师。李玲珑老师是我在专科就读时的古代文学老师,她为人谦逊和蔼,在词曲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正是在她的引领下,我才有幸走进了天风这个温暖的大家庭。米海萍教授,我早就在昆仑文化的各类讲座中领略过她的风采,此次能够与她相识,内心的激动之情难以言表。许光烈教授是李老师在广州白云学院的同事,为了参加这次采风活动,他从家乡呼伦贝尔转机到北京,再转机到西宁,一路辗转奔波,舟车劳顿。此外,一同前往的还有几名天风文学社的学弟学妹们,他们都是文学社里的骨干,不仅写作能力出众,而且责任心极强。看着他们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一步步成长起来,我的心中满是欣慰与感动。
下午两点,大巴车准时从母校东门出发。尽管天空阴沉沉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到大家的心情。我自告奋勇向老师们详细介绍了刚察县的基本情况,并为4位老师简要概括了此次采风的具体行程安排。这次采风意义非凡,除了活动之外,还安排了3位教授关于昆仑文化与文学创作的讲座,以及天风文学社文学创作实践基地的启动仪式。听完我的介绍,老师们对此次采风活动纷纷表示支持与认可。
汽车不断向西行驶,气温也逐渐降低。抵达海晏时,天空中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大巴车开到西海镇后,师傅将车停在了金湖对面,让大家下车休息片刻。车门一打开,凛冽的风和细密的雨滴便如子弹般向我们袭来。所幸我是在西海镇长大的,即便穿着短袖,也并未感觉到太多寒意。而其他同学则被冻得直喊冷,全部蜷缩在大巴车里不肯出来。
汽车继续在草原上前行,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赵雷的《三里屯的夜》:“你迷路了吗?在三里屯的夜。我反复想你,反复忘记你……”我转头望向窗外,只见国道边的物资局家属院,土伯特女孩家的窗边摆放着一盆娇艳欲滴的鲜花,在风雨中轻轻摇曳。这瞬间勾起了我许多美好的回忆,我想起了夏日的傍晚在金银滩草原上,迎着轻柔的晚风,为她深情唱歌、读诗的温馨场景;又想起为了能见到她,我独自一人在成都到西宁列车的硬座车厢连接处,一遍又一遍地聆听《可可托海的牧羊人》,那满心的期待与思念,最终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归于无声。
经过三个小时的车程,汽车终于抵达了刚察县城。鲁主席、李老师和多杰老师早已在宾馆大门前等候多时。大家见面后,一阵亲切的寒暄。我与这三位老师早已十分熟悉。且不说去年在一起共事的情景,就是在前几日举行的第四届刚察县文代会上,我很荣幸地作为代表出席,并当选为刚察县作协理事。在会议上,我与他们有了更深入的交流与接触,彼此之间的情谊也更加深厚。
当晚的座谈会在县委宣传部会议室举行。我率先起身,怀着诚挚的敬意,向县文联的各位老师详细介绍了天风文学社此次的采风队伍,首先对各位老师进行了介绍。接下来还有几位青春洋溢的学弟学妹,他们怀揣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憧憬,带着崭新的笔记本,眼神中满是期待。随后,鲁主席简要向我们介绍了县域内的几个采风点,绘声绘色地讲述着每个采风点的独特魅力。有隐匿在草原深处、充满神秘色彩的山峦,也有毗邻青海湖,观赏到湟鱼洄游壮观景象的圣泉湾。末了,他微笑望向我们,真诚地说道:“希望大家能在刚察多走走、多看看,用心去领略这片土地的别样风情,最后都能创作出让自己满意的作品。”座谈会并没有持续太久,结束时,鲁主席贴心地叮嘱我们:“从西宁过来奔波了大半天,大家旅途劳顿,早点去宾馆休息,养足精神,为明天的讲座和采风做好准备。”
次日清晨,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凛冽的寒风迫不及待地往人的衣领里钻。按照预先的计划,早晨要举办三场讲座。首先登场的是李玲珑老师,她带来了《昆仑之乡谈文学》主题讲座。那熟悉的语调如同一股温暖的春风,瞬间将我带回了五年前在成都校区听她讲课的美好时光,一种亲切感扑面而来。紧接着,米海萍老师向大家介绍她的新作《昆仑图志》。听说这本厚重的著作至今仅刊印了100本,显得格外珍贵。许光烈教授来得稍晚了一些。他从海拔200米的内蒙古一路赶到西宁,还没来得及好好休息,就马不停蹄地奔赴海拔3300米的刚察。仓促的行程加上海拔的急剧升高,让他有些缺氧,脸色略显苍白。好在随行的同学早有准备,提前备好了便携式氧气罐。我关切地询问他是否要取消讲座,他却坚定地说:“我能行。”看着这位 68 岁的老教授强忍身体的不适,坚持为大家开讲,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讲座结束后,激动人心的天风文学社创作实践基地(刚察)揭牌仪式拉开了帷幕。在全场观众的热切注视下,仪式正式启动。鲁主席和大伟老师分别站在牌子的两侧,他们一同揭开了那块鲜艳的红布。当“天风文学社文学创作实践基地”字样映入眼帘时,在场的每一位天风人都难掩内心的激动与喜悦。这意味着,在距离190公里外的刚察,天风文学社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文学创作落脚点,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时刻。我站在人群中,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自豪感,忍不住在心里为天风大声喝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