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10日,文学院隆重召开本科教学工作专题会议。这是一次继往开来、凝聚人心、共谋发展的大会。大会从早上九点开始,分上午和下午两个阶段依次推进各项议程,下午五点结束。会议特别邀请了湟源县教育局局长王燕珍、大通县朔山中学校长陈生祥、西宁市山香教育教务主管张金宝以及西宁市第十一中学教师孙即贤莅临指导。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董占明,文学院全体教师及5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王祖基副院长主持。李成林副院长向与会人员介绍了文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面的举措、成就及不足,通报了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专家反馈意见。
董占明副校长首先指出,这次会议的召开意义重大。董校长提到要重视多方意见,特别是行业代表的声音,为此他希望与会的校外专家能够开诚布公地对师大文学院的办学和人才培养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王燕珍局长表达了对文学院多年支持湟源教育的感谢,回顾了双方合作的成果与意义。她分析了当前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教师素养不足、教学理念保守、信息化资源利用不充分及学生学习压力大等挑战。针对这些问题,王局长提出希望与师大文学院深化合作,在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培训、创建特色团队、为高中学生提供学业规划指导以及持续开展各类学生活动等方面持续深入合作。同时,她建议文学院强化汉语言文学专业师范生的实践教学能力、厚植教育情怀,推动文学院高质量发展。
陈生祥校长在发言中深入分析了中小学语文教育面临的现状与挑战,以及基础教育阶段的年轻教师阅读量不足和写作能力欠缺等问题,建议学院师范生教育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包括广泛的阅读、日常写作和口语表达。此外,他还强调了教师需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听说读写等基本技能,特别是朗读和板书设计的重要性。
张金宝老师从行业角度出发,强调毕业生应具备的技术能力与知识储备,积极的职业规划态度,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孙即贤老师深情回顾了在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学习经历,感恩母校的培养,并分享了自己在西宁市第十一中学担任语文教师两年来的成长与挑战。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发展,孙老师提出了多项建议,包括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早期职业规划指导、人际交往与课堂管理技能的培训、提高作文教学水平以及朗诵能力等,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未来的职场工作做好更充分的准备。
最后,董占明副校长作总结发言,肯定了本轮会议中各位嘉宾分享的经验与建议,特别是关于写作教学、职业规划和经典阅读等方面的内容。董校长指出,当前教育模式下,教师应增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和危机意识,教学内容和施教方式应紧跟时代和社会发展需求。要不断优化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过加深经典阅读、强化生涯指导等措施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和竞争力。教育工作者需紧跟社会和时代的变化,保持清醒的头脑,确保学生在校期间打好坚实的专业基础。他还特别提到,大学一年级学生应多读基础性和经典性的书籍,以培养深厚的文化底蕴。
1月10日下午,文学院各教研室进行分组讨论,全体教师就学院如何更好地立德树人纷纷发表意见,提出建议,由各小组组长汇总,在第二阶段的全院大会进行汇报。
古代文学组和现当代、外国文学组建议增加专业讲座频次,以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语言组提议邀请省内著名作家、批评家及院内青年博士为本科生举办讲座,拓宽学生学术视野;民间文学、大学语文、学科教学组提议本科毕业论文开题制;文艺组建议开设《西方文论》和《中国文论》两门选修课程,增强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李成林副院长作总结发言。对各组反映的问题进行了现场回应,并表示学院会根据老师们的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教学整改,让会议成效落到实处。
此次大会是文学院首次本科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全院教师积极参与,建言献策,气氛热烈。会议取得了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