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1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一讲如期进行,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2020级和2021级全体学术型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比利时鲁汶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和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师生等70余人在线收听了讲座。课程由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主持。
董晓萍教授授课的题目为:《中国文学、民间文学与海外汉学》,董教授首先引出以中国文学切入民间文学和海外汉学这一跨文化研究视角,梳理了汉字汉语在中国文学与海外汉学相遇时的媒介作用,在海外汉学体系中,中国语言、文学与社会构成了一个结构链,如法国汉学家沙畹认为,汉字适应中国礼制社会的制度,帮助传统国学在中国社会制度中占据社会地位,中国文学显示了一种实用哲学,注重伦理教育和政治;再如法国汉学家汪德迈在《中国教给我们什么》中提到了,中国重文轻武轻商的性质。继而,董教授引述陈原、张岱年等学者的观点,分析了社会语言学、哲学与中国文学的关系,最后,董教授深刻揭示了中国文学史与中国民间文学史的深刻联系,认为中国文学与民间文学都有中国传统国学的根基,应将中国文学、民间文学与海外文学打通研究,通过辨析章太炎的“民间文学观”、曹聚仁的“沟通国学与西学”等观点,说明消弭精英文化与民间文化人为沟壑的必要,列举俄罗斯汉学家阿里克谢耶夫、费德林、美国汉学家史华兹、法国汉学家谢和耐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分析他们容纳包括中国文学和民间文学在内的多领域多学科描述中国形象学术理念和路径。董教授在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时认为,中国文学、民间文学和海外汉学的关系很深,而且长期对话,兼收并蓄。在跨文化的视角下,将三者打通研究,可以让人们对中国文学抱有更大的敬意。董晓萍教授的授课视野开阔,内容丰赡,辨析有力,给予听课师生极大启发。
授课结束后,刘晓林教授做了总结评述,认为董晓萍教授将中国文学、民间文学和海外文学放置同一角度评述,提出了为什么汉学在世界范围内受到重视的问题,例举沙畹为代表的一批汉学家对汉字、中国文学与中国人的思维和情感的认识,指出了解海外汉学对中国文学,乃至对中国的认知,为我们认识自身提供了另外一种眼光和维度,这正是跨文化研究的魅力之所在。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民俗学教研室的马都尕吉副教授分享了听课感悟,并就现代民间文学研究如何确立自身的学术价值,谈了自己的认识。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暨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文字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国英教授介绍了董晓萍教授的学术传承与学术成就,并对北京师范大学钟敬文先生创立的民俗学学科的发展,以及作为钟先生的弟子董晓萍教授在创立跨文化研究的学术贡献。青海师范大学高科院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曹昱源主任对董晓萍教授致力于“教育援青”的出色工作表示感谢。至此,一场引人入胜的学术盛宴完满结束于小满之日,师生们共同期待着董晓萍教授的下一场精彩讲座。
董晓萍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民间文化研究所所长、北师大数字民俗学实验室主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副主任,先后在英国牛津大学、法国高等社会科学院和远东学院、芬兰赫尔辛基大学、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美国爱荷华大学和俄克拉荷马大学、爱沙尼亚的塔尔图大学、拉脱维亚的里加大学等欧美大学从事合作和研究工作。芬兰国际民俗学会会员、法兰西学院亚洲学会会员。已出版学术著作《田野民俗志》、《中国民俗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研究专论》、《钟敬文与中国民俗学派》、《全球化与民俗保护》等;协助钟敬文先生集体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和北京市教学成果一等奖,个人学术著作《田野风俗志》获得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主编的《钟敬文全集》获得北京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学术著作特等奖,另获教育部高等人文社科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中国文联“山花奖”等多种奖项。在本次“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建设基础用书中撰写出版《跨文化民间文学十六讲》、《经典民俗学十二讲》、《跨文化社会研究十讲》等三部著作,并为青海师大文学院研究生授课,共三讲,本次为第一讲。
(王润兰撰稿/赖彦斌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