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六讲:王邦维《圣山与大河:一个有关青藏高原的神话传说》

发布时间:2022-04-2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在《大唐西域记》卷一中,玄奘依据佛教经典,描述了古代印度人和当时信仰佛教的中国人对于“世界”的理解及由此建立的宇宙观,围绕世界中心“苏迷卢山”之外的山海之间,有陆地即“洲”,可供人居住者有四大洲,其中的赡部洲,中心有一大湖泊,名“无热恼池”,具体位置在“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在此池的东西南北四方流出了四条大河,最后汇入四方海洋,那么,这是神话想象抑或具有现实的依据?神话与真实、中国与印度的山河传说如何交融汇流?古代人们建立的有关世界的知识在何种意义上成为后人认知世界的基础,并因此在不断的阐释中获得文化的意义?

202241618点至21点,北京大学王邦维教授,围绕上述问题,引领听众,进行了一次深邃、丰富的,令人流连忘返的文化行旅。这是王教授继上周授课之后,又一次在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的讲堂中,为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带来的学术飨宴。也是为本课程。

王邦维教授本次授课的题目为《圣山与大河:一个有关青藏高原的神话传说》,共分六个部分: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谈起、玄奘的说法来自何处、故事怎么形成、文献的追溯、高山与大河:地理的考察、传说的对接:印度与中国、传说与神话的意义。王教授从玄奘的《大唐西域记》“序论”中的引出青藏高原圣山大河的神话传说,继而分析玄奘的说法源自何处,通过佛经《俱舍论》的举证,将梵文中的四大河与汉文译本中的四大河名称进行词源比对考证,结合“四大河”的神话传说,王教授认为这四大河可能不只是南亚地区的四大河还可能包括中亚和东亚地区的大河。那么四河的说法怎么形成,又从何而来呢?王教授通过引用《俱舍论》、《发智论》、《大毗婆沙》、《长阿含经》、《那先比丘经》的文献,认为四大河的说法及较为系统的认知最早可能在公元前2世纪左右已经形成。在充分的文献梳理的基础上,王教授对《大唐西域记》中记述的高山与大河,“香山之南,大雪山之北”“阿那婆答多”,即“无热恼池”,以及从“无热恼池”流出的四条河流,进行了历史地理的考察,王教授认为,从传说地点到相对坐实传说中的山川位置,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最终可以大体对接中印两方面传说。就圣山和大河的神话传说本身而言,包含着地理和文化的因素,曲折反映了人类活动的历史,有的也有现代考古发现为证从信仰的角度讲,与此相关的传说和神话至今依然具有精神感召的意义。王教授旁征博引,运用历史、地理、民俗、宗教、语言等多学科知识,在中印文化交流背景下,挖掘有关青藏高原山河的神话传说变化融合中的历史信息,以及蕴含其中的丰富且永久的魅力。

授课的后半部分,原青海师范大学副校长,藏学专家扎布教授与王邦维教授展开了精彩的学术对话。扎布教授就提到的源于印度的神话传说在西藏地区的流传,及藏文文献中对相关神话传说的记载与研究进行了详尽介绍,提供了另一个重要的研究维度。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最后总结,认为王邦维教授的授课既视野宏阔、考证严密,又因深厚的学术功底,面对浩瀚的文献资料,信手拈来、举重若轻,充分体现了季羡林先生一门的学术传统。

本次授课为“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第六讲,由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主持,他代表代表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对王邦维教授的授课表示诚挚感谢,并盛邀王邦伟教授来青海高原做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民族师范学院的部分研究生导师和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高科院相关人员,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比利时鲁汶大学相关专业师生共计70余人在线收听了讲座

李虎撰稿/赖彦斌供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