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第四讲:王一川教授《文学理论三题》

发布时间:2022-04-06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242日,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四讲如期进行,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王一川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2020级和2021级全体学术型研究生、与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相关专业师生在线收听了讲座,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主持讲座。

王一川教授是我国艺术科学领域的学科带头人、著名美学家、文艺理论家。入选“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教育部2005年度“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国务院学位办第七届学科评议组艺术学组原召集人。现任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华美学学会副会长、中国文艺理论学会副会长。主要领域为文艺理论、美学、影视批评。主要出版著作有:《修辞论美学》《艺术公赏力》《跨文化艺术美学》等。在本次“教育援青”人文学科基础建设用书中撰写《文学理论九讲》,并为青海师大文学院研究生授课。

王一川教授本次授课题目为《文学理论三题》,分别就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关系、典型及其再构型、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平凡的世界》中的三元交融等话题进行了精彩讲授。

王一川教授在第一部分,借用牛汉诗《夜》,围绕文学到底有什么作用,和既已有了文学,为什么还需要文学理论两个问题,阐释了文学与文学理论的关系,并对当前文学理论的特征进行了分析,为同学们如何学习文学理论提供了一些建议。第二部分,讲述了典型及其再构型的问题,对“文学典型”是指叙事作品中塑造的显出性格特征的、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的概念,及其内涵做了界定与分析,继而描述了中国现代典型理论及其实践的发展历程,强调该理论在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性,以《装台》、《山海情》、《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的人物形象为例,具体说明了当下文艺作品中的典型再构性现象。第三部分,通过细读路遥《平凡的世界》,分析现实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认为《平凡的世界》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现实主义小说,而是现实主义的躯体、浪漫主义心灵、现代主义隐秘心理三元交融的产物,是一部中国式的、晚熟的现实主义作品。借用卢卡契“伟大的现实主义”的观点,可以将这部作品看成一部具有向“伟大的现实主义”靠拢的雄心与抱负的优秀长篇小说。

王一川教授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了大量的图片和不同体裁的文学资料,深入浅出地进行讲解,让听讲师生领略了理论的魅力。王一川教授宽阔的文化视野,深厚的理论功底,与敏锐的艺术感知力让人折服,让听课的师生从不同的角度体认了文学和“我”的关系。

授课结束后,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作了讲评,认为本次课程的三个话题看似独立,却有内在的关联性,贯穿着通过文学建立个体生命与他人、与世界、与自然健康、诗性的关系的渴望,认为王教授运用理论参与文学作品批评实践的治学路径,应该对研究生同学有深刻启示。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暨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国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也都对王一川教授的授课进行了专业回应和高度评价。李国英院长和刘晓林副院长代表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师生对王一川教授的授课表示诚挚感谢,并邀请王一川教授来青海师大做客。至此,“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第四讲圆满结束!

(卞小洁撰稿/赖彦斌供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