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学院“孔子说学习”讲座简报

发布时间:2020-12-02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孔子说学习”活动简报

  2020年11月30日星期一晚上七点在东二楼(修德楼)F0216教室,举行了“孔子说学习”活动,主讲人为左克厚教授。

主讲人介绍

  

  左克厚,安徽枞阳人,现任青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上海交通大学老子书院主讲教授;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名誉教授;青海省优秀教师;青海师范大学教学名师;青海省首届全民阅读推广人。  2001年与鲍鹏山教授、王世朝教授在西宁市创办复兴私塾,后发展为西宁市学生经典导读中心,致力于向适龄儿童教授国学经典。

  2016年在青海省西宁市创办有源书院。有源书院定期举办会讲,在左克厚教授的带领下系统而非碎片地阅读中国文化经典。书院倡导在休闲中读书,在读书中休闲;保持机体的开放,择纳真正诚挚向学的成员。 

                      精彩内容回顾

本次讲座讲授的内容是“孔子说学习”。介绍了成为一个好老师应具备的品质,以及孔子的教育思想。

左克厚教授说要想成为一个好老师,“喜欢学习,热爱教育”。这不仅可以成就自己,也成就他人。其中喜欢学习要有求学、好学、爱读书的习惯,这些习惯慢慢沉淀下来,自己有广博的知识才能教授他人。除此之外,要重视学习品质的培养,其中“诚”指的就是“不懂就是不懂,而不懂就问”。左克厚教授还解释了什么是“知道”?知道指的是:一点点一步步从表面到深层深入了解,而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可能你觉得你了解了,但是却还有好多是一知半解的。

左授为进一步解释还举了子贡的例子。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娇,何如?”这种坚持可能会痛苦,会随着时间的变迁会慢慢的变卦。左克厚教授说:如果孔子一味的称赞,最后可能会导致学生骄傲自满。所以孔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左克厚教授说:其中“好礼”指不娇和好礼让,富了不傲娇还会谦让他人才是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平等。

成为一个好老师还要心胸宽广。左克厚教授给我们解释了什么心胸。心胸指的是超越个人的精神情感,超越自己的偏爱。而这里的偏爱则是偏爱好学的学生。左教授给我们举了孔子很偏爱颜回的例子,孔子是很偏爱颜回,但是孔子也批评颜回不批评孔子自己,没有批评是没有进步的。除此之外,教授还举了相反的例子。载五与孔子经常对着干,其中载五还给孔子挖过坑。载五问孔子,一个人说有人落水了,怎么做?若想也不想直接就跳下去救人,那他就是“仁人”,但是他也很容易被骗;若在决定救不救前,问一下是不是真的,那此人对此事持怀疑态度,那他就不是“仁人”,可见无论孔子如何回答,都是错的,而且可能会触及到他的“仁”的思想。可见孔子对载五会心存理性的疑惧,但与此同时也能成全孔子的思想,加固孔子的思想。因而需“仁者智”,即指坚持信任,积极求证,然后解决问题。

  左教授同时解释了孔子教育观中的“有教无类”思想,这个思想之所以份量重,是因为新的教育观念与孔子时代背景的碰撞,以及其个人内在价值观中体现着人人平等没有类别之分,在孔子那个年代孔子就有如此高深的见解,十分不易。

  左教授也解释“因材施教”。要发现“材”,第一需通过长期的观察了解,第二则需要智慧,这里的智慧指的是发现每个人的长处,兴趣和爱好。对此,孔子对每个学生的建议和回答不一样中可以体现。对于这个学生来说可能是好的,但是对于另一个学生来说可能是毒药。这是针对某一个特定的人来说的。因材施教也存在着实现困难的问题。即我们平时生活中各种各类的考试制度,各种各样的标准答案,说我们现在的教学很难实现因材施教。

  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经过左克厚教授的讲授,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怎样才能做一个好老师,让我们知道成为一个好老师要喜欢学习,热爱教育,有责任心和心胸宽广的胸襟。让我们知道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总喜欢自己认真去实践。

 

                                                   文学院“承源会”

                                                    2020年12月1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