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庆功:撒拉族,青海循化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循化县文联副主席兼秘书长,海东市政协委员。出版长篇小说《黄河从这里拐弯》(第一、二部),散文集《故乡在哪里》《边缘上的思考》《大河东流》、大型文辑《情定循化》,创作歌词《撒藏回汉一家亲》等。
2024 年7月14日,我们有幸与韩庆功老师进行了一场关于诗歌之旅的交流。
采访内容:《黄河从这里拐弯》通过多民族杂居的独特人文环境、民族团结的精神密码、民族地区的独特人物形象以及民族融合的细腻表达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民族团结的深刻内涵和重要意义。
买:韩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能否谈谈是什么激发您走上文学创作这条道路的呢?
韩:还是因为最初的使命感。我48岁的时候觉得撒拉族文化像雪花一样消失,所以我用长篇小说把撒拉族的历史呈现出来,用文字把它记录下来,我进入到长篇小说的创作当中去,一头扎进了文学创作当中,当初的使命就是这样的。
买:《黄河从这里拐弯》是韩老师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作家李明华先生曾誉这部小说为撒拉族文学的重要收获,那么作为一名撒拉族作家,请问在创作这部作品时,您遇到了哪些挑战?又是如何克服的呢?
韩:最重要的就是语言的障碍,把撒拉族的语言转化成汉字语言的话,对我而言是一种很大的困难,小说创造跟其他的文学题材是不一样的,必须把人物、时间、最细的部分,生动的把他的心理表现出来,这时语言就成了很大的障碍。在阅读了陕西作家陈忠实和柳青的作品后我选择了陕西关中的腔调,因为陕西关中的方言土语跟我们循化本地的汉族的方言土语有点接近。
刘:非常感谢老师的回答,我们也有幸能够看到这样一部代表撒拉族民族特色的作品,使撒拉族文化得以传承,您的作品中充满了对撒拉族文化的热爱,那么您认为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中,我们应该如何在文学创作中更好地融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并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的文化呢?
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把一个小民族和中华民族的文学叙事有机的结合起来。撒拉族与中华民族之间的关系什么呢?是源与流的关系,是根和叶的关系,是母和子的关系。所以传承民族文化,要把它放到中华文化发展的主脉当中去把握,不能一味的强调民族的文化特色,要把它放到大的河流里面去把握,这也是我在创作过程中坚持的原则。
刘:谢谢韩老师的分享,今天我们有幸与韩老师交流,作为一名同样热爱文学的年轻人,韩老师对于文学创作的激情和热爱让我们受益匪浅,那么对于热爱文学、梦想成为作家的年轻人,您有什么建议或寄语吗?
韩:我非常坚信人生没有最晚的开始。一般来说的话,文学创作最好的时期就是40岁以前,40岁之后长篇小说创作起来困难比较大。但是我觉得,即便是到了50岁、60岁,只要你有这方面的爱好,你开始的话就还不算晚,我觉得撒拉族这个地区,是一个文学创作的富矿,因为改革开放四十年以后所有的撒拉人基本上都走出去了,几乎每个人的创业故事都可以写成一本长篇小说。放眼整个中国,撒拉族地区是个文学富矿。我建议青海师范大学热爱文学的同学们多关注一下循化和撒拉族,因为这里有取之不尽的文学素材。
买、刘:非常感谢老师今天对我们采访的支持,正是因为有着您这样的优秀作家一直坚持在文学的田野里耕耘,才让我们得以采撷文学的果实,感受文化的魅力,获得前进的动力,我们当代表所有读者向您表示衷心的感谢。最后,祝老师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能够取得更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