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讲座回顾|左克厚:《论语》精讲

发布时间:2023-05-29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3年5月21日上午9点,有源书院第145次会讲活动在西宁市文汇小学举行。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左克厚教授,会讲主题为:《论语》精讲。

左克厚安徽枞阳人。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老子书院主讲教授,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室特约研究员,青海省全民阅读推广人,西宁市学生经典导读中心创办人,有源书院创办人。著作有《大学中庸导读》《中国美学》《国学经典基读本》《论语旧注今读》《孟子通讲》《大学中庸通讲》《老子句读》《逍遥游齐物论句读》。


今天的会讲承接上次的内容,左教授又继续为书友讲解《论语·卫灵公篇》。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这段话就是我们前面所讲到的“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相类似,前者讲的则是这两句话是怎么来的,而后者讲的是结论。过程比结论更重要。在人文学科中,同样一个材料,研究过程不一样,研究结论也就会不一样。孔子特别强调学这个词,而这一章是孔子在《论语》中唯一一章强调思考的重要性的。孔子所有的学最早都是来源于思考,孔子在思考过后感到了不足,才会有所针对性地进行学习。从白天到晚上都在思考问题,可以说是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思考就是把自己学的东西和生活经验联系到一起以找到学习的动力。而孔子对思考的得出来的结论是“无益”,因此孔子最后认为要学,就某一个东西去思考,至于这个东西是什么则是因人而异的。所以,“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就是孔子针对自己的这一经验得出来的一条结论。学和思在每一个人身上的体现都是不同的,或思的成分多,或学的成分多,这就需要教师们做到因材施教。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都是学的时间多,思的时间少。所有伟大思想观念的诞生都离不开思考,有了思考或者说是人们为某一个问题所吸引后,学习就开始了。成语杞人忧天不是一个子虚乌有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有哲理性的问题。“天是否会掉下来?”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会导致天体物理学的诞生。而中国古代重实用的传统却扼杀了思考的发展,导致杞人忧天成为了一个贬义词。因为我们学的过多思的太少,所以我们应该强化思考,对症下药,针对思考不足的薄弱点进行补充强化。孔子的学是建立在思考的基础之上的,而并非盲目地进行学习。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耕也,馁在其中矣;学也,禄在其中矣。君子忧道不忧贫。”

孔子一天到晚思考的都是道的问题,但并不是说“谋食”不重要。要知道孔子这句话是针对是君子而言的,即孔子的学生,学生首先操心的应该是与自己职业相关的东西。孔子办学的宗旨就是谋道,作为孔子的学生也应该去谋道。古代最常见的谋食方式主要有两条路:一为种地,一为做官。种地有的时候也会颗粒无收。孔子对做官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天下有道你才可以去做官;天下无道你就不能去做官。孔子对于做官一事有着严格的限定。“学也,禄在其中矣”有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学道是为了让这个世界变得有道,变得更加仁义,当世界变得更加仁义之后,人们就可以去做官了。即,学道过后就有俸禄了。第二层意思是,学道的人本来应该有俸禄,即好人有好报之意。

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此处的“之”指的是仁心,“知”指的是智慧。智是一种非常态的行为,不具有持久性,所以需要人来治理天下。如战争是一种非常态的情况,而在这样一种非常态的状态下,可以使用诡诈的计谋,如空城计等。在和平的年代,计谋往往是不适用的;在日常生活中,要用仁爱去守天下。智慧是暂时的,仁爱才是持久有效的。仁爱就是让一个人以最适合的方式去发展自己。有智,有仁,有庄,还需要有礼。所有礼的规定都是符合道理的,可以将此处的“礼”理解为理。治国理政所有的措施都需要符合一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按照某一个道理去制定政策。这段话实际上就是一套治国的方案:得民心,守民心。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孔子当时是在特指学生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天、地、君、亲、师,中国人把老师捧上了非常高的地位。天地代表着真理,这里将老师等同于真理。亚里士多德说:“我爱我师,但我更爱真理。”孔子也好,亚里士多德也好,他们都将老师与真理严格区分开来了。中国的文化观念似乎自秦朝以后,就在不断地悖离孔子的思想,强调尊师重道,一味地顺从老师。孔子本人就是当仁不让的一个典范。老子作为道家的祖师,按道理来讲孔子也应该跟随老子的道家思想。但是孔子却开辟了儒家文化发展的新天地。孔子不仅自己当仁不让,他也鼓励自己的学生当仁不让,比如子路几次阻止孔子与叛臣贼子合作。这体现了孔子并不认为自己本身就是真理,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而只有在产生当仁不让的时候,思想才有可能繁荣发展。每个人都在探索真理,但是每个人都不应该是真理。儒家的书最早都是子书,但是后来逐渐演变成经书。一旦变成经书后,儒家的经典就不能够被批评了。子路、宰我、子贡都曾质疑过孔子的思想,而孔子在晚年的时候却都将他们排进自己十大杰出弟子中,这是孔子“当仁不让于师”思想最明显地贯彻。
      短短的三个小时内,左教授向我们详细地阐释了《卫灵公篇》中的深刻思想,并联系实际来阐释孔子思想在当今的现实意义,各位书友都受益颇深。最后,全体书友向左老师表示了感谢,有源书院第145次会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