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四讲:李国英《汉字的性质》

发布时间:2022-06-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2611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四讲按教学计划进行,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李国英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2020级和2021级全体学术型研究生,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研究生,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四川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师生300人收听了讲座。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主持本次课程。

李国英教授为本次系列课程讲授《汉字学原理》三次,本次是第一讲,题目为《汉字的性质》,李教授在跨文化的视野下,阐释汉字的性质的相关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强调跨文化学对汉字性质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这项研究关系到汉字在人类文字体系中的定位,也关系到对汉字的历史、现状及未来的科学认识

李教授围绕“文字内涵外延的界定、文字分类的标准、规则以及类型、汉字的性质”展开了讨论。首先,李老师指出:在今天,我们要科学的认识汉字的性质,一个重要的工作程序,就是对已有的认识和判断做出科学的评价,这就需要我们从性质研究程序和方法入手,建立一般文字性质、个别文字性质的研究框架,厘清相关观念,使得对已有研究的评价都在同一框架中进行,把文字的性质定义为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系统。关于文字分类,李教授认为,逻辑上的划分包括母项、子项和标准三个部分,理想的分类要符合逻辑分类的规则,分类的标准清晰、一致,子项的和等于母项,所以确定汉字的性质当由对文字这个母项进行划分从而确定所属的类别。

其次,李老师详细辨析了中外文字学理论的主要学说。第一类是“图画文字说”, 列举了英语中的pictograph, pictogram, picturewriting等表述,认为图画文字的概念,超出了我们所定义的文字的范畴,不是科学分类意义上的文字类型。第二类是“象形文字說”,李老师讲到,传统汉字学在汉代的“六书” 中就有象形,但象形文字的概念却是外来的。象形是自源文字早期重要的造字方法或结构类型,非文字的表意符号,也主要用此方法构造符号形体,象形是特征,但并非科学分类的产物。第三类是“表意文字说”,索绪尔的表意文字说对中国语言学界产生影响很大,李老师总结了索绪尔学说的特点,并进行了学理分析。他认为,在世界文字的框架下定义表意文字,把世界文字分成表意文字和表音文字两种类型,缺乏明确的分类标准,混淆了字的记录功能和字的构成成分的表达功能。第四种是“表词文字说”,李老师通过对格尔伯等观点的分析,认为,格尔伯学说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即功能标准,文字单位和语言单位的对应关系,但存在的问题是,作为分类标准的文字单位不具同一性,词-音节文字与音节文字的音节文字内涵不同。第五种是“意音文字说”,汉字意音制度的完备,基本上是由既表意又表音的形声字实现的,直至今天,汉字体系还维持在意音制度上。

最后,李老师就以上内容谈到自己的观点,认为人们为了记录语言,创制文字时有三个可选的途径:依据语音;依据语义;同时根据语音和语义,概括来说,世界上的文字可以划分为两种类型,即把语音作为构造文字形体的依据,以及把语义作为构造文字形体的依据,前者可以称为据义构形的文字体系,后者可以称为据音构形的文字体系。以此分类,汉字的性质是表意文字。

课后,展开了一场精彩的不乏启发性的学术对话。刘晓林教授在总结评述中认为,“汉字的性质”这一问题生成于跨文化研究的语境中,李国英教授通过对各种文字性质学说的辨析,阐明了汉字为据义构形的性质,授课条分缕析,逻辑严谨,学理深厚。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李春玲教授认为本课就学科知识而言,全面深入的探讨了汉字的性质,从学科方法而言,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学术研究范例。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认为李国英教授的讲授体现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批判性学术研究思维,并通过对中国近代以来有关汉字汉语变革讨论历史的回顾,肯定了李国英教授关于汉字性质研究的意义。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院长董晓萍教授谈到,李国英教授对汉语性质的研究,在我国国学研究传统的基础上,继承传统,同时吸收中西语言学和文字学研究的成果,基于多年科研探索和教学实践,经过深思熟虑,开展跨文化学与汉字学的交叉研究,提出新文字学理论与方法论的系统思考。至此李国英教授的第一讲圆满落幕,听课师生共同期待着下一次的知识飨宴。

李国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学位委员会副主任,北京跨世纪优秀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成员,国家语文教材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 国家重大项目中华字库工程版刻楷体字书汉字整理主持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十三五规划跨文化视野下的汉字、汉语与民俗文化 研究重大项目总主持人。已出版主要著作有《小篆形声字研究》《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约翰· 赖兰兹图书馆中文古籍目录》《中国文字学》《<说文解字>研究四题》等多种,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北京市普通高等院校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多项省部级奖励。2021年受聘担任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马桂福撰稿/赖彦斌供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