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三讲:董晓萍《跨文化农村史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264日晚,由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三讲线上进行,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历史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及研究生,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等相关人员近70人收听了讲座。课程由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刘晓林教授主持。

董晓萍教授本讲授课的题目为《跨文化农村史研究》,这是董教授为本系列课程所作的第三次授课。董教授从中华文明的主体部分——传统农业文明出发,使用“农民农业”和“农场农业”两个概念,分析中西农业文明的差异性。中国“农民农业”是由两个知识系统构成,一是国家农政管理知识系统,由中央政府颁布,自上而下推行,是为显性知识系统;一是农业生产民俗,在地方社会执行,即隐形知识系统。中央与地方二元治理,显性与隐形协调互补,适应我国多地区、多民族农业生产的发展,成为解决中国的粮食供给问题的主要方式。中国历代政府都奉行“以农为本”的原则,所以,中国的农耕知识书库之丰盈是世界上任何国家都难以企及的,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积极参与农事写作的一个重要传统。在此基础上,董教授对中国农政体制和农业管理系统的特点进行了归纳总结:农耕知识系统、农耕灌溉系统、农耕应用系统以及农书流通系统,并以棉花种植和农家肥为个案,展现了中国作为农业大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围绕农业耕作形成的一整套文化礼仪和风俗事象深刻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与情感方式,并以此建立了稳固的社会理想意识,即把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视为太平盛世的主要表征。接下来,董老师讲话题引向了西方的农场农业形态。首先是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工业化农业,工业化农业是一个凌驾于农民生活之上的强势话语活动,推进了农业的企业化,并且,吸收资本主义经济学的逻辑,追求农作物的高产化和商业利润,变为统一化模式。其次是美国农场农业,以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集约化控制、用数学建模方法测算农业生产效益,建立中介评价系统为特点,又以波罗的海沿岸国家爱沙尼亚农业历史为例,阐释了在一个社会模式变迁、历史断层和社会分层不统一的国家中,农场农业展现出单一调性的深层文化原因。然后,董老师将目光转向现代的跨文化景观农业,这种显性的国家管理农业样板与地方本土化隐性民俗生产生活相结合,正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现代人的生活方式。董老师总结时认为,在跨文化视域下中国农业文明展现了多元化的独特魅力,开展跨文化农业研究,增进了我们对于中国农业文明优越性的理解,同时借鉴西方农业的先进之处,最终达到中西方农业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境界。

授课结束后,刘晓林教授做了总结评述,认为董晓萍教授以跨文化视野建构了认知农业文化新维度,为我们提供了与以往全然不同的农村、农业、农民的历史与形象。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忠祥教授也提到,董晓萍教授的“跨文化农村史研究”彻底颠覆了我们现有的认知框架,这种多学科的整合为中国乡村振兴事业的未来带来了众多启发。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马都尕吉副教授指出董晓萍教授以丰富的田野考察资料以及真实有趣个案来解析“农村、农业、农民”这一话题,显性文化系统与隐性文化系统的上下互动,共同在农业生产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认为,董晓萍教授的授课涉及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从一个更为弘阔的角度认识农业历史的多种面向及未来发展的路径。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暨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国英教授,认为董老师以“他者”视角来看待中国文化,中西方相互参照,文明互鉴,推导出中国农业必然是朝着“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方向前进的,董晓萍教授所致力的跨文化研究,是在努力回答中国现实问题的学术研究中引入世界眼光,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一种理念、一种视角,培植着研究者“他者”眼光与“互鉴”意识,从而提升解决中国问题的学术能力。经历了连续三周的知识洗礼,听课师生对董晓萍教授的跨文化研究理念和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纷纷留言,认为董教授既有宏观把握又有细致个案分析的授课,将对研究生的学习研究产生积极的影响。至此,董老师的三讲课程圆满落幕。

(胡菲撰稿/胡彦斌供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