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二讲:董晓萍《跨文化外交史料——清代朝鲜使者日记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2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2528日晚,由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大合作项目支持的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研究生通识课程“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第十二讲线上进行,主讲人为北京师范大学董晓萍教授。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部分研究生导师、2020级和2021级全体学术型研究生,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等60余人收听了讲座。课程由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副院长李成林博士主持。

董晓萍教授授课的题目为《跨文化外交史料——清代朝鲜使者日记研究》,这是董教授为本课程系列的第二次授课,前一讲董教授着眼从宏观角度整体梳理跨文化语境中的海外汉学的研究,本讲则聚焦与中国同属东亚汉文化圈的朝鲜使节日记中的清代北京社会的记载,参照同时期中国文人对同一事物的描述,从跨文化视野,分析其中呈现的文化差异和叙事方式。在讲座起始,董教授就强调了跨文化外交史料对跨文化学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认为清代朝鲜使者的日记是值得探讨的个案,研究这些史料,会对特定概念、史实、故事和个人日记的作用有不同的认识。董老师列举了清朝时期,从乾隆朝到道光朝的三位朝鲜使者洪大容、金正中和朴思浩三人的笔记,从中可以窥见清政府对朝鲜的政治、外交和文化的策略,可以见到朝鲜使节与中国上层官吏、文人、与俄蒙使节以及与其他西方人士的交往,还有他们对北京朝野风俗的描述所透露的对汉文化圈的认同,董老师认为,可聚焦三个研究问题:一是从跨文化的视角思考多国外交史料,二是朝鲜使者是认识中国政治文化的一个途径,三是中国文化对朝鲜使者寻求汉文化圈的认同过程和在外交场合的实际作用。董老师重点从朝鲜使者洪大容的日记《湛轩燕记》中,选取多处原文,进行分析阐述,分别从京城形制、官衙的风气,使馆区生活,元宵观灯、射箭竞技、庙会、魔术戏法等描述中,并引述同时代中国文人笔记的相关记载进行对照,充分挖掘清代乾隆年间,朝鲜使节的文字蕴含的丰富的社会、民俗的信息,以及作为外国人审视中国的心理体验。最后,董教授总结了清代朝鲜使节留下的这批外交史料的历史价值及学术意义:一是侧面反映康乾盛世的开放包容气象,二是表现出康乾时期外交规模的扩大,三是展现了汉字文化圈,四是以中国为样板,增强了使者们建设本国的信念,五是作为第三视角的独特性和鉴照性。作为“跨文化中国学研究方法论”课程的策划人,董教授在中外教授授课的总结中,特别强调课程对同学们进行治学方法的熏陶和培养的意义,因此,董教授也从本次授课中,总结概括了如下具体研究方法:要进行具体研究、要有多边文化观、要寻找共享点、要有现代立场。董晓萍教授的第一讲视野开阔,显示了对跨文化学科的宏观整体把握,而第二讲则显示了辨析个案,洞烛幽微的学术功力,听讲师生备受启发。

授课结束后,李成林副院长做了总结评述,认为董晓萍教授的授课生动、鲜活、丰赡,从跨文化学角度审视清代朝鲜使节留下的外交史料,以新颖的眼光和维度,人们勾勒了一幅与众不同的清代社会生活的画面,并且这些日记史料与国内的文献形成了互参互补的作用,有利于我们构建一个全面、丰富且立体的社会民俗学的知识架构。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马都尕吉副教授分享了自己的听课体会。北京师范大学跨文化研究院副院长李正荣教授认为,听了董晓萍教授的讲授,感受到了清代朝鲜使者日记史料中,包含着一双 “异域之眼”,这无疑是对本民族正史的一种补充和丰富。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暨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原主任李国英教授肯定董教授个案研究中的“他者”视角对于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文化的意义。至此,一场精彩纷呈的文化盛宴结束,在一声声云端的告别中,师生期待着下周同一时间,董晓萍教授为大家带来又一次知识的飨宴。

(李洪新撰稿/李正荣、陈辉、赖彦斌供图)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