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有源书院第121次会讲

发布时间:2022-04-25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2022年4月23日上午9点,由于受疫情影响,有源书院第121次会讲活动仍为线上举办。此次会讲的主讲人是青海师范大学的刘晓林教授,会讲主题为:理解青海的方法——从文学阅读谈起。

主讲人介绍

刘晓林,青海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青海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研究及文学评论工作,出版专著《青海新文学史论》《寻找意义》等。曾出任中国作协第八、九届“茅盾文学奖”,第十、十一届“骏马奖”评委。

2022年4月23日是第27个世界读书日。为满足书友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大力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氛围,有源书院特此举办了读书专题讲座。并且在刘晓林教授的引导下,走进青海的文学世界。

一、读书与人生

首先,刘老师为大家概括了三种读书方式:

(1)功利性读书

(2)消遣式读书

(3)满足内心需要的读书


功利性读书是指人们总会在一些无可奈何的时候去读某些自己不感兴趣的书。譬如学生时代的教材、教辅等读物,这是我们作为学生而言,不得不去读的一些书。在某种程度上,可能会对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但不幸的是,大部分人的阅读状况都是如此的。

消遣式读书会给人带来短暂性、片断性、不完整性的愉悦,很难给人们带来长久性思考的能力。这种阅读方式使得人们不仅不会进行深入性的思考,反而因小失大,最后只记住了那些人云亦云的东西,以至于造成了社会思想的同质化。

满足内心需要的读书则是一种读书的高境界,这种阅读方式指的是把读书当作是一种生活方式,与书籍一起进步。

此外,刘老师还提到了有源书院所一直推崇的阅读理念“在休闲中读书,在读书中休闲”,并大力赞扬道:“这也是一种阅读的高境界!

其次,真正的读书人的一生必然与以下三点结缘:

(1)书房

(2)书店

(3)图书馆


书房,是独属于读书人的精神私密空间,是自我独立的世界,是阻扰城市污染的屏障。无论是刘禹锡的“陋室”,还是归有光的“项脊轩”,亦或是丰子恺的“缘缘堂”、曹聚仁的“流动书房”等等。文人墨客对于书房的重视程度也是非常显而易见的,中国古代文人对于自己作品文集的命名便多以自己的书斋名相称。

书店,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社会逐渐商品化,文学作品也不例外,书店便应运而生。真正的读书人都有在自己居住的城市或是旅行到过的地方拥有过逛书店的经历,获得过难忘的淘书的乐趣。

图书馆,博尔赫斯、朱大可、汪曾祺等都与图书馆有过难忘的回忆,对图书馆有着一种特殊的感情。

二、通过文学阅读理解青海


青海新文学是伴随青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萌生、发展,运用现代汉语和现代文体进行写作的文学形态。青海新文学是一个后发展地区积极回应主流文化冲击的产物,其发生发展与青海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如影随形,一部青海新文学史也便成为青海社会现代性追求中的梦想与苦斗、焦虑与欣喜、挫败与收获的复杂体验的镜像。

青海新文学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新文学发生(1928—1949)

第二阶段:追逐主流文学话语的文学拓荒(1949—1978)

第三阶段:青海文学与新时期文学的共振(1979—1989)

第四阶段:边缘化的写作(1990—2000)

第五阶段:新世纪创新转换(2001—至今)

由于青海处于边地,文人写作基础较为薄弱。可以说,青海文学是一片荒原,可以随意开垦。当然,中国新文学开始之后,青海也在追随着主流文学的脚步,萌生了青海的地域性文学——河湟文学流派。这是一个主要表现河湟流域乡村文化的乡土文学派别,并且也创作了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河湟文学”概念的提出显示了青海文学流派意识的自觉,意义在于建构展于青海本土地域的乡土文学形态,鲍义志、井石、轩锡明、韩玉成、杨廷成等人的创作让河湟沿岸的谷地、山野、农家院落,让那些纯朴憨厚的农人形神兼备地出现在文学的风情画卷之中。五六十年代的青海文学中拓荒题材地域风情成为最重要题材领域,也是理解青海历史和现实的重要方面。

三、从文学认识青海

(1)一块有特殊魅力的边地

(2)人的精神生成与自然历史密切关联

(3)强烈的自然、生态意识

(4)文化的兼容性与包容性

短短三个小时内,刘老师以通俗晓畅的语言和生动有趣的案例向书友们展示了青海边地的文化世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刘老师也向同学们传达了阅读的重要性。最后,全体书友打开了摄像头,与刘老师在线上进行了“截屏合影”。有源书院第121次会讲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