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 正文

文学院考研分享会总结

发布时间:2020-11-04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文学院考研分享会总结

     面对当今社会的激烈竞争,大学生就业难度不断加大,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选择。考研一直是我院学生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我院就业的一个关键点。但是许多准备考研的同学对于考研还是充满了困惑,对考研的具体事项还是模棱两可,不知如何做好考研相关准备工作。就此情况,许多正在考研准备中的同学很希望能与刚从考研中胜利归来的学长学姐们有一次交流的机会,以便更多的了解考研。所以,为了让大四的同学对考研有个更充分的认识,以及明确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发展背景,我院在11月4日于西一楼140教室组织了“考研面对面”考研经验交流会,帮助大家更好地确定自己的目标,邀请了五位不同方向的同学做汇报,交流如下:

一、目标篇

考研最首要的一个因素就是目标的确定,也就是为什么要考研。无外乎几种原因:1、想在学校多呆两年,2、逃避就业压力,3、想学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4、想提高自己的学历,5、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6、为了证明自己,7、为了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不论是出于哪种原因,一定要确定考研的原动力,不要人云亦云,这点很关键。它可以直接影响到你在困难时,能否持之以恒的决心。

二、心理篇

      考研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对心理的一种考察,主要是两个方面:1、恒心和毅力,2、心理素质。对于第一方面,恒心和毅力,有先天性格的因素,也有考研原动力的作用。坚韧不拔的决心是不应该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尤其是在复习的后期,进入了疲劳状态以后,可以在复习间隙听一些励志的歌曲(我复习时听过的有:《最初的梦想》、《阳光总在风雨后》、《奔跑》、《倔强》、《海阔天空》、《今天》、《that's my goal》等),这样就能让自己坚持到最后一刻。对于第二方面,心理素质,这个主要体现在考前的心态上,要张弛有度,不要给自己压力过大。同时要多热身,保持手感。这点我个人做的不好,过于紧张,所以希望后来的学弟学妹们能更好地把握。

三、身体篇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这句话我是深有体会。考研是一场消耗战,在复习中一定要做到适度原则,不要学的太猛,为了赶进度,熬夜、不吃饭之类都是不明智的行为。平时就要更多的注意饮食、睡眠等问题,不要一整天在自习室里死坐,适度地出来进行些运动,以此来保持充沛的体力进行复习和战斗。

四、不确定因素篇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不确定的一面,如何来应对这些突发事件,这里面的确有许多学问。自己在这方面是受了很大的磨难和教训,所以在任何时候都不要绝望,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塞翁失马、物极必反的道理想必大家也都知道。而考研除了自身的学习实力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社会因素在里面,尤其是到了复试阶段,这种因素体现的更明显一些。我们无法改变社会,那就来适应社会吧。对于初试,主要是靠自己的勤奋努力去提高。而对于专业课和复试,要明白一些社会中的“潜规则”,就是能联系老师或是学哥学姐的就尽量地去提前联系,拓宽自己的信息渠道。你付出了千辛万苦,在教育部和学校的研究生院面前,你仍然只是万千普通考生之一。所以在运气的天平下,更应该学会把握机遇来应对各种挑战。

五、地区、学校、专业选择篇

考研在志愿方面的确存在着许多选择,有时会让自己很纠结。在地区问题上,根据自己想去的地方来考虑。可以是自己愿意体验的城市,也可以是自己准备未来发展的目的地。考研a、b区的划分,之间的国家线都相隔在10分左右。北京和上海历来是人才扎堆的密集地,因此难度相对要大些。对于学校方面,如果自己本科的学校还不错,最好还是报考本校,这样的把握是最大的。如果感觉学校一般,可以优先考虑985学校,其次是211学校,结合自己的实力来做出选择。我在这些选择上,由于考虑不够成熟,也走了弯路。但是读研的地区、学校和专业都不是最主要的,有了硕士学历,未来的实践工作还是要靠自己努力,这才是最本质的东西。

、英语篇

英语决定考研的生死。对于英语基础一般的人来说,英语没有得高分的要求,就是如何过线。首先应该在暑期前,将考研要求的5500单词,熟背5遍以上,尤其要注意一些高频词汇,还有一些熟词僻义。这样就可以打牢后面阅读和写作的基础。阅读又是考研英语的重中之重,我觉得做市面上那些200篇、220篇之类的文章,意义不大。考研英语不同于4、6级,无论是出题模式还是解题技巧,因此对于考研英语,真题就是核心。张剑的黄皮书《考研英语真题思路解析》非常不错,配合着王若平的《阅读手记》一起看,真题亲自做,要反复地做,最好能对里面的每篇文章都进行逐字逐句的翻译。英语真题要研究到4遍以上,就会摸索出很多的技巧和规律。比如文章中but、yet、 however、now,这些词的后面往往是问题答案的出处,再比如may、maynot、unknown这些模糊表达的选强,以及一些高频词的同义替换,多数都是正确的,这些规律技巧要靠对真题的反复研究来总结,这一过程可以一直做到11月份。最后的英语冲刺简单地做两套模拟题即可,还是要把握真题。对于作文,一些经典话题的模板还是应该准备些的。在此基础上,结合社会热点,再加以练习。到了考场上,英语的答题时间很紧,所以要始终保持专注度。

、政治篇

政治的复习可以晚些启动,9月份出大纲后即可。对于辅导班,报不报均可,关键在自己。《大纲解析》,也就是传说中的红宝书,这本书里的重点内容需要反复看。政治各科的复习,最好穿插一定量的选择题作为辅助练习。大题的准备,基本可以安排在12月最后冲刺阶段。需要记忆一些重要的知识点,结合当前的国内外大事,把握命题重点。肖秀荣的《终极预测4套卷》极力推荐,这本书命中率很高,配合任汝芬的《序列四》一块看,如果有余力的话,考前再翻翻启航的《20天20题》,做到心中有数。

八、专业课和复试篇

专业课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所以没有固定的复习方法,一般是需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来把握。对于文科来说,一定要熟练的记忆考纲中的知识点。总之,通过各种信息渠道,搞到所报考院校的历年真题,以此来指导自己的复习方向,能够事半功倍。对于复试,如果能联系到导师,一定要提前联系,因为复试中的不确定因素极大,这就是中国教育的特色。尤其是跨专业的同学,到了复试时,你专业基础薄弱的劣势会尽显无疑,所以掌握好院校的内部信息非常重要。

九、考试篇

考研一般是在冬天12月份,两天4门的考试需要消耗大量的精力。因此考前不要过度紧张,适度放松,但考试中要始终保持专注度,尤其是英语,速度和效率同样重要,答题尽量往前赶。对于政治和专业课,把你知道的写满答题纸,一定会收到效果。考完后,好好放松自己,不必在网上对那些所谓的答案,感觉差不多的话,可以提前准备下复试。相信自己,天道酬勤。一定要坚持到最后,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祝愿大家一战成硕,一战成功!

 

 


 

                                                                                                           文学院

2020年11月4日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文学院